老师、同学们:
大家好!
每一株幼苗破土,都涌动着生命强烈的追求;每一个黎明燃烧,都升腾起对未来火红的憧憬。为了丰富我们的学习生活,培养我们的文学爱好,增长我们的读写知识,我们振兴学校在学校教务处、语文教研组以及老师和同学们的精心筹划下,成立了楚风文学社。今天,在座的各位经过推荐和选拔能成为其中的一员,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。在此,我代表学校向你们表示欢迎和祝贺!
学生文学社团是丰富课余生活的重要组织,让有专长、有兴趣的同学积极参与其中,互相学习,互相影响,达到优势互补,这是一件具有特别意义的大好事。它不但能让我们更好地继承优良的文化传统,增强文学修养,而且让我们大家拥有了一片挥洒才华的天地,一个打着聚光灯的舞台,一条通往圣洁的文学殿堂的航线。我们可以在这片天地里自由地耕耘和驰骋;在这个闪亮的舞台上尽情地排练和表演;在这里找到快乐和心灵的寄托,搭乘文学之船,扬帆远航,乘风破浪。借此机会,我想给大家提出三点希望与要求:
第一,兴趣爱好有助于自己的成才和事业的成功。要做好一件事,就必须对它感兴趣。
我先说个例子:中国当代“散文八大家”之一的汪曾琪,他从小爱好文学,年轻时就开始写作,但是到了三十多岁还没有发表什么作品,他很沮丧。他找到当时已很有名气的黄永玉,黄永玉看了他的文章后,说道:“你怕什么,你还年轻,你手中还有一枝笔。”正是这一句话,坚定了他的意志,从而使得他成为当代文学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作家。
同学们,文学是语言的艺术,更是心灵的抒写,感情的升华。诗歌、散文、小说,以它们独特的体裁和表现形式,随着我们的思绪自由发挥。我们写诗歌,情感丰富,思想自由翱翔;写散文,表述心理活动和内心世界;惟妙惟肖刻画小说,把我们的生活用文字变成立体的、多维的,充满戏剧性和灵动感。这中间,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。对于一个初学文学写作的爱好者而言,我们的年龄都还不大,阅历也不丰富,思考问题也不全面,我们只要能把我们所看到的,所想到的记录下来,再加以反复推敲,也就可以了。现在不少中学生都喜欢创作校园文学,你们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多读读,多写写,力争在老师的指导下,拿起手中的笔,编织青春绚丽的风景,涂抹生命闪亮的色彩,写下一段壮美的人生!
第二、对文学光有爱好还不够,要有激情,要有认真的态度。
楚风文学社从酝酿到成立算起来已有三个年头,前段的工作和运作虽取得过一些成绩但不尽如人意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值得肯定的是,通过讲座、培训和校外采风,我校学生曾经在《湘南文学》、《耒阳报》和《耒阳社区》等刊物和网站发表过一些作品,但是,由于一些原因,文学社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措施,也没有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,因此效果不佳,好的作品不多,尤其是上档次的文章还没有。
这就给我们在座的一个启示:做事情不能忽冷忽热,而是要有认真的态度和踏实的精神。我认为:(1)参加社团活动本身是一个学习的过程,是积极主动的学习。通过活动使自己的兴趣爱好得到最大的发挥和发展。(2)社团活动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,每一个人要主公积极参与其中。(3)要坚持不懈,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小事,不要好高骛远,要脚踏实地。希望作为负责开展文学社工作的老师,要对本学期的活动作出周密的计划和安排,各个环节落实到位,一定要真抓实干,受到一定的成效。
第三、立足学校语文学习,培养学生写作能力,不断开创校园文化建设新局面。
我们楚风文学社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一定的文学功底,都是从高一、初一、初二、初三和小学高年级几千名学生中选拔出来的。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,来带动全校同学关注校园文学的欣赏与创作,丰富人生体验,提升人生境界,推进校园文化建设。目前文学社活动的开展,主要以文学讲座、夯实基础为主,办好校内专栏专刊和楚风文学社社刊《振兴报》,积极主动向校外报刊投稿,同时也会根据情况组织大家外出采风。希望大家在老师的指导下,实行文学社年级学生干部负责制,让全体成员积极参与。到时候我们还要在立足品牌建设的同时,开展对外交流活动,告楚风文学社办得有声有色有影响。
我热忱期盼能够在学校铸造一种浓厚的文学氛围,让我们以“积淀学校文化,繁荣校园生活,打造品牌活动,增强学生素质,提高整体形象”为目标,在更高的平台上,不断开创校园文化建设新局面,不仅能够创编出有较高水准的文艺作品,而且还要培养出一大批校园文学骨干和文学创作人才。让我们楚风文学社这棵树苗扎根校园,茁壮成长,成为我们振兴学校人文天地的又一道亮丽风景。
谢谢大家!